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1-5月,在除中國市場以外的全球其它市場,動力電池裝機量達111.6GWh ,同比增長52.5%。當期裝機量TOP10企業中,排名第二的寧德時代與排名第一的LG 新能源的裝機量差距不足0.1GWh,而憑借其同比增長率幾乎是LG新能源的2倍,業界人士分析認為,1-6月寧德時代裝機量排名或已超越LG新能源。
單位:GWh
1-5月,在除中國市場以外的全球其它市場,比亞迪、孚能科技等企業裝機量同比增幅顯著;遠景動力、億緯鋰能也保持穩步增長。
同時上榜的還有LG新能源、SK On、三星SDI這三家韓國企業以及松下電池、PPES這兩家日本企業。其中部分企業裝機量和市占率等發生較大變化,引發業界高度關注。
01
動力電池海外市場格局將變?
1-5月,中國企業中,寧德時代、比亞迪和孚能科技在除中國市場以外的全球其它市場裝機量呈現出三位數的爆炸性增長,其全球市場份額不斷擴大。
得益于特斯拉Model 3/Y(中國出口歐洲、北美和亞洲)、沃爾沃XC40 Recharge、標致e-208、起亞 Niro和 MG-4的強勁銷售,今年前5個月寧德時代以30.5GWh的裝機量排名第二。
相較今年1-4月TOP10排行榜數據,1-5月寧德時代與LG新能源裝機量的差距從1.1GWh縮小至不足0.1GWh,市占率也從相差1.3個百分點縮減至0.1個百分點。
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1-5月寧德時代裝機量增長104.5%,市占率也從20.4%升至27.3%,提升6.9個百分點。反觀LG新能源今年前5個月同比增長52.7%,市占率27.4%,僅提升0.1個百分點。
這意味著,寧德時代已“兵臨城下”,直逼LG新能源排名第一的位置。雖然目前6月份的相關數據尚未出爐,不過根據前5個月的增速來看,今年上半年寧德時代在海外市場的裝機量和市占率大概率已超越LG新能源,座次也應該已發生變化。
另悉,現代全新Kona EV車型將使用寧德時代的電池,同時起亞將于今年晚些時候推出的Gen 2 Ray,也將使用寧德時代的磷酸鐵鋰電池,采用CTP技術。這都為寧德時代在除中國市場以外的全球其它市場進一步提高市場份額提供了保障。
TOP10排名中增長率最高的比亞迪,1-5月裝機量1.7GWh,同比高增540.5%,排名第六。比亞迪海外裝機的快速增長主要源于兩方面因素,一方面,比亞迪已建立起包括電池自供和整車制造在內的垂直一體化供應鏈管理體系,具備技術領先、較強的價格競爭力等優勢;另一方面,隨著比亞迪旗下元 PLUS EV (Atto 3)車型的推出,其在中國以外的亞洲和歐洲市場份額不斷擴大,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
遠景動力當期裝機量1.6GWh,同比增長1.4%,排名第七。據公開消息統計,近年來,遠景動力在中國、法國、英國、日本、西班牙和美國等全球多地布局的新工廠都已取得實質性進展,未來其產能將逐步釋放,將助其裝機量進一步提升。
今年6月7日,遠景動力宣布其位于美國南卡羅來納州佛羅倫薩縣的智能電池工廠開工建設。該工廠規劃年產能達30GWh,將于2026年投產,屆時將為寶馬新一代車型配套大圓柱動力電池產品。資料顯示,2022年10月,寶馬集團宣布與遠景動力達成戰略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以來,遠景動力已經和梅賽德斯奔馳、雷諾、日產、本田等全球頂級車企達成深度戰略合作,簽下長期配套訂單。
前十名中,孚能科技裝機量1.0GWh,同比增長123.4%,排名第九。這主要由于孚能科技配套的梅賽德斯車型全球需求旺盛,尤其是EQ系列在歐洲市場銷量強勁。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國內軟包電池龍頭,孚能科技在2022年就保持高速增長,并實現中國市場軟包電池排行榜第一“六連冠”。而在除中國以外的全球其它市場,作為國內成功出海的電池企業之一,孚能科技一直以來非常重視海外市場的拓展。
據了解,目前孚能科技主要客戶中,海外客戶占比高達60%。不僅與戴姆勒等世界頂級車企深度綁定,孚能科技還與TOGG、Volta等海外其它車企也達成相關合作。受此帶動影響,預計2023年在除中國以外的全球其它市場其裝機量將保持較快增長。
當期,億緯鋰能裝機量1.0GWh,同比增長16.6%。億緯鋰能是同時斬獲多家國際頂級車企動力電池配套訂單的中國電池廠商之一。目前,億緯鋰能已經與戴姆勒、寶馬、現代起亞等德國、韓國主流車企簽訂長期供貨合同,未來數年其動力電池供貨量將達數十GWh。此外,億緯鋰能還收到了捷豹路虎的定點。
為滿足國際客戶需求,億緯鋰能近年來不斷加快出海步伐,積極在匈牙利、波蘭、馬來西亞等歐洲和東南亞地區國家布局投資。今年6月8日,億緯鋰能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孫公司擬在匈牙利建設乘用車大圓柱電池項目,投資金額不超過99.71億元。隨著在手訂單的交付,預計2023年億緯鋰能裝機量仍將穩定增長。
02
韓、日企業市場份額雙雙下降
分國別來看,今年1-5月除中國以外的全球其它市場裝機量TOP10中,5家中國電池企業市占率合計達32.1%,同比增長7.3個百分點;3家韓國電池企業的合計市場份額為47.3%,同比下降5.8個百分點;2家日本電池企業合計18.3%的市占率,同比減少1.3個百分點。
其中,LG新能源裝機量的增長主要得益于特斯拉Model 3/Y、大眾ID.3/4 和福特野馬 Mach-E銷量的增長;SK On主要配套現代Ioniq 5/6和起亞EV6車型;三星SDI則憑借Rivian皮卡R1T、寶馬i4/X和菲亞特500electric的銷量實現裝機增長。
日本松下電池主要配套北美市場特斯拉Model S/X/3/Y和馬自達CX-60 PHEV等車型,當期裝機量為18.9GWh,同比增長37.9%。
有外媒表示,中國電池企業有望在中國市場供過于求的情況下,進軍海外市場。由于從特斯拉開始的降價競爭,預計中國企業根據車企的價格差異化策略,將重點瞄準磷酸鐵鋰電池的海外市場,特別是在磷酸鐵鋰電池使用率較低的歐洲。
機構預計,2023年除中國市場以外的全球其它市場動力電池裝機量將達310GWh,2017年至2023年的年復合增長達61%。
業內人士表示,受下游訂單充足、全球化布局加快的助力,寧德時代、遠景動力、比亞迪、孚能科技、億緯鋰能等中國企業裝機量有望繼續保持快速增長。隨著歐美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相關法案的落地,能夠從礦端原材料、電池材料、電芯、電池系統、回收利用等全產業鏈垂直整合的企業,其全球市場競爭力有望得到進一步提高。


- 最新評論
- 我的評論